分享到:
微信
回顶部
您当前的位置是: 首页 > 名中医工作室 > 谷越涛 > 临床医案
呕吐篇医案选
时间:2021-12-08 | 阅读:

   患者:关某,男,63岁,1990年5月19日初诊。

  现病史:患者5月13日住院,住院前半个月余,因生气后出现呕频,食入即吐,半个月未进饮食,在家服中药不效,在某医院按“神经性呕吐”输液、肌内注射无效。住本院予沙参麦冬汤、化肝煎、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石膏30g、生姜泻心汤。5月19日会诊见:胃脘部热痛,胀满,左下腹微痛,右腹痛甚,呕吐黏液,饮食即吐,口干,多日未大便,小便可,舌质紫暗,舌体略胖,舌边齿印多,舌苔白稍厚,滑腻如粉皮,脉细无力。

  辨证:痰饮内结证。

  治则:和胃止呕,引水下行。

  处方: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。半夏10g,云苓20g,生姜30g。1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  二诊:1990年5月20日。药后呕减,腹痛减,可饮少量水,苔白滑减。继服上方1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  三诊:1990年5月21日。能进极少量饮食,晨呕黏液一次,量不多,腹痛不明显。上方加槟榔12g、白术15g。

  四诊:1990年5月25日。未呕,上方继服。

  按语:患者呕吐,脘部胀满为饮停于胃,上逆膈间,胃膈之气俱逆所致;舌体胖大,舌苔滑厚均为痰饮内停之象。正如《金匮要略》所述:“卒呕吐,心下痞,膈间有水,眩悸者,半夏加茯苓汤主之”。故辨为痰饮内结证,方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,以和胃止呕,引水下行。

  (孟凡东)

  腹痛篇医案选

  患者:高某,男,75岁,1988年11月2日初诊。

  现病史:患者脐上时痛,痛则大便,已近一年,初起无诱因,再发亦无诱因,阵发性脐上部剧痛,痛则急欲便,便后痛止,大便不稀,不下坠,心不烦,口不干,腹不凉,腹痛时手腿亦发累酸痛,舌根苔稍厚色褐,舌质正常,脉弦数,小便正常,未服汤药,查大便只有少数白细胞。

  辨证:肝木乘脾证。

  治则:补脾柔肝,祛湿止泻。

  处方:痛泻要方加减。白术12g,陈皮10g,防风10g,白芍30g。5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  二诊:1988年11月4日。药后未出现腹痛泄。

  按语:《医方考》云:“泻责之脾,痛责之肝,肝则之实,脾则之虚,脾虚肝实,故令痛泻。”痛泻药方出自《丹溪心法》,为和解剂代表剂,具有调和肝脾、补脾柔肝、祛湿止泻之功效。主治脾虚肝旺之泄泻证,白术补脾,白芍柔肝缓急,两者相配,土中泻木,共奏补脾柔肝之功,防风具有升散之性,辛能散肝郁,香能舒脾气。